让“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”真正落地
每个课间有15分钟休息时间,学校操场、屋顶阳光乒乓球场、图书馆在课间均向学生开放,搭配30分钟的课间大活动及每天一节体育课,全校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将超过140分钟。
新学期伊始,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的学生惊喜地发现,课表变得不一样了。原来10分钟的课间休息,变成了15分钟。“以前上个厕所就没了”,现在可星空体育网站 星空体育首页以玩上一小会儿了。
课表的小变动,考验的是学校管理者的大智慧。这多出来的5分钟,又是怎么来的?
学生在校8小时,每一节课都有周密安排。每个10分钟的课间,也非常宝贵。那么这多出来的5分钟,该从哪里挤出来?
为了制作新的课程表,学校动足了脑筋。董家渡路第二小学教导主任王卫民说,学校早上7时50分开校门,8时10分学生进校结束,原来第一节课是8时35分开始,其间的25分钟基本是学生在教室里休息调整。“我们观察下来,这段时间有点浪费,所以就把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提早到8时20分,多出来的15分钟给上午的3个课间各增加5分钟。”
到了下午,13时35分开始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变,第二个课间增加5分钟,第七节课和课后服务时间也相应顺延了5分钟,但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变,“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和原来一样”。
10时45分,下课铃响,操场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。一、二楼低年级的孩子冲到了操场上;高年级的孩子“蹬蹬蹬”爬到六楼的屋顶阳光乒乓球场,这里有各种好玩的运动器材等着他们。
“课间休息时间拉长了,玩什么?怎么玩?”寒假里,学校围绕新课表进行了讨论,老师们觉得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,让他们玩得开心、玩有所获。
董二小学地处黄浦老城厢,占地面积小、活动场地有限。虽然学校只有13个教学班,但在这个弹丸之地,一个小操场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的。于是,学校对现有资源进行规划盘整,不仅把操场利用好,还向学生全天开放六楼的阳光乒乓球场。此外,智能运动室、图书馆也在课间向学生开放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这15分钟里,孩子们的活动非常“丰富”,有的在操场玩跳跳球、“打地鼠”、跳绳,有的就近在教室门口的走廊里玩弄堂游戏或远眺放松,还有的和三五好朋友围在一起聊天。
四(1)班的潘沐晨选择的是平衡板。和好伙伴们踏上五颜六色的平衡板,手牵手比赛谁先“掉”下来,欢声笑语不断。
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玩,学校采购了许多好玩、易上手的运动器材,放在操场一角的两个露营小车里,孩子们可以随取随玩。现在,最火的器材出现了:3个沙包成为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器材,因为供不应求,已下单补货了。还有“打地鼠”游戏,也成为孩子们公认最好玩的游戏。
“第一批器材是我们老师选的,开学后我们在全体学生中间做了小调研,让他们写下最想玩的运动器材,我们准备进行第二轮添置。”王卫民说,选孩子们心仪的,他们会更乐意玩。
之前,在关于“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”的讨论中,如何保障安全问题成为症结所在。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尽情享受课间15分钟,安全又如何保障呢?
董二小学老师课间“全员上岗”。每一个课间、每一个活动,都有老师轮班负责护导;每一个楼层,除老师外,还有两个小小的执勤员,及时提醒同学们不要追逐打闹。
记者了解到,在提出改变课间10分钟时,学校里也曾出现过不同声音,主要来自任课老师。有的老师提出,课间有时候会利用碎片时间给学生进行订正、讲解,现在学校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,怕是时间不够用。这几天新的课表实行后,这些碎片化时间被整合到了中午或是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。老师们反映:“孩子们有了充足的时间休息,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更集中了,教学更有效率了。”
据了解,学校为了鼓励孩子们都能走出教室动起来,还特别设置了“打卡积分”,用评价导向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。
校长孙琼说,董二小学是一所小规模学校,目前共有274名学生,所以开展试点有一定优势。拉长课间休息时间,让“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”真正在校园里落地,“希望孩子们一踏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校园的生机勃勃,每一个课间都能开怀大笑、自由奔跑”。(记者 龚洁芸)